scoliosis curve reduction 30 degree.png

該如何定義脊椎側彎矯正成功呢?是由身體外觀的平衡對稱來判斷、由側彎度數進步的幅度大小來決定、還是要以進步時間的長短來做為依據,目前醫學界並沒有一個判斷的準則,若以醫學的定義來看,側彎度數要降到10度以內,才能算是沒有脊椎側彎,但這個標準太高,就算接受側彎手術過後,也無法保証能讓側彎度數達到10度以內。

所以要如何定義成功的脊椎側彎矯正呢?最理想的狀態下,要能夠體態外觀、側彎度數都能持續穩定的進步、側彎度數和體態外觀能達成平衡,而且這種效果要能融入到側彎患者的日常生活之中,可維持的時間要愈久愈好,而且側彎患者本身可以自行調整,讓脊椎及身體都能達到最佳的狀態,這才是接近矯正成功的定義。請參考"脊椎側彎矯正到底要治療多少次才能看到進步?"

個案實際狀況~循序漸近的穩定進步

這個個案是15歲女性,剛開始發現側彎時是國三為胸椎20,腰椎27度,但到升高一的暑假,側彎度數便惡化到胸椎33度、腰椎43.5度,不曾穿著過側彎背架。她的腰椎側彎從43.5度降到13.5度,總共改善了30度,側彎矯正率達到69%。

第一次明顯的進展
在我們治療完6週,約9次的治療,她的側彎度數獲得了明顯的進展,胸椎由33度變為24度,腰椎側彎由43.5度變為32度。

第一次側彎明顯進步.png

第二次明顯的進展

約從第一次進步過後的3個月左右,她的腰椎又有了明顯的進展,從32度降到了24.5度。

第二次側彎明顯進步.png

第三次明顯的進展
從第二次進步過後約7個月左右,她的腰椎又從24.5度進步到13.5度

第三次側彎明顯進步.png

在每次明顯進展的中間,其實這個個案的側彎度數都有維持住矯正後的效果,甚至小幅度的進步,所以是什麼原因可以讓她持續穩定的讓側彎度數一直進步呢?若是能找出其中的關鍵,那麼是否就能完全複製到所有的側彎患者身上呢?

但是脊椎側彎矯正所要面臨的問題沒有那麼簡單,通常不同的患者就算接受相同的治療,最後的結果也可能都不一樣,所以要讓側彎度數都能持續穩定的進步,至少必需要讓身體控制在某些條件下,才比較能做到。 

 

怎麼做才能讓側彎度數都能持續穩定的進步呢?

第一個身體內部組織的阻力要愈小愈好

這種阻力包括了被動組織的阻力,像是關節囊、關節周圍的韌帶、肌腱等等,另外肌肉雖然是主動的組織,但肌肉在平靜的狀態下若是太緊繃,就會增加矯正時的阻力。

而另外一種阻力則是來自於患者本身在進行動態動作時、或維持姿勢時,本身的力量過多,這些都會造成身體內部的阻力增加。

而這個個案一開始來治療時,有些區域的被動組織及肌肉是有阻力的,但可利用一些被動治療來移除,而進行動態動作的阻力則非常的少,所以她非常容易可以被我們引導,也因為她在主動及被動組織的阻較少,一旦她被我們引導到好的位置時,也可以長時間停留在這個狀態。(請參考閻曉華說側彎第17章 如何幫助側彎患者找回平衡對稱的身體)

所以要將身體維持在好的位置的時間愈久,重點不在於肌肉力量的強弱,而是在於減少身體內部的阻力(請參考認識脊椎側彎矯正最大的敵人-力),這樣脊椎才比較好移動到對的位置,並長時間維持稱定。

第二側彎的曲線類型愈單純愈好

彎度愈多,在矯正治療上的難度就愈高,患者本身要進行的主動控制也愈多。這個個案僅有2個彎度,但其實並不是最簡單的側彎曲線類型。

第三側彎的度數不能太過嚴重

目前就筆者的經驗,側彎度數60多度的患者,側彎度數仍有可能獲得改善,但要持續穩定的進步,則是難度非常高。而這個個案的度數在30多度及40多度,在矯正上來說還不算困難。

第四脊椎側彎三度空間的異常愈少愈好

整體上這個個案的脊椎除了有側彎和椎體旋轉之外,還伴隨有頸椎過度平直、胸椎後彎不足、及腰椎前彎不足,但這種異常的幅度還不算嚴重,所以只要是她身體本身內部的阻力愈小,那麼就可以彌補一部份側面曲線的不足。

第五患者本身的矯正意願

不過這個個案雖然在治療時,會主動的配合,但居家運動的執行則非常的少,但她的側彎度數又能持續穩定的進度,很有可能就是身體內部的阻力較少的原因,只要身體內部的阻力愈大,要改善度數的難度就愈高,側彎度數的改善的幅度也不大。而且在矯正時,可能要用更多的力氣,也不見得看得到成效,如何減少身體內部的阻力,才是讓側彎度數持續進步並維持穩定的關鍵。

所以這個個案可以定義為側彎矯正成功嗎?筆者認為她在11 個月當中,側彎度數持續穩定的進步,體態外觀也與側彎的度數同步變好,算是小成功,至於是否真正的成功,還必需觀察更長的時間,也有辦法判定該個案能否長時間維持住矯正後的效果。

延伸閱讀

大腦學習訓練法的應用範圍-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

脊椎側彎矯正成功例-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

脊椎側彎的症狀-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

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-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

 

arrow
arrow

    reachbal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