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就像是操控木偶的線,操控著我們日常活動的人體動作,然而木偶的線是由人類去操控,而我們身上的力則是由大腦來控制。

IMG_7752.jpg

而力是一種與生俱來、且需要透過學習而獲得,而非一條、一條肌肉訓練而來的,雖然很多力沒辦法單從肉眼就觀察得到,但一般人常見的酸痛、關節退化、姿勢不良、甚至脊椎側彎的惡化等等,都深受力的影響。

 

就筆者觀察,我們的身體深受三種力的影響:

第一個是地心引力,我們的身體動作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很大,只是一般人感受不到地心引力如何影響我們的動作,尤其是身上有很多不好力量的人,地心引力的影響會更為明顯。

第二個是外力,像是背負書包或搬重物、運動傷害、跌倒、車禍等等,這種外力會對人體產生額外的傷害。

第三個就是人體自己使用身體的力,對側彎患者來說,自己身體力量的影響,不小於外力的傷害。我們可以試著將我們的手,放在側彎患者身體某些部位去感受,其實都可以明顯感受到一股很重的力量,壓在我們的手上,而這種力量的方向有可能是從上到下、從內往外或其他不同的方向,但唯一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方向的力,都是順著側彎方向的力。

 

如果我們把這些力換算成重量,那麼側彎患者的身體,就等於每天就背負著這些隱形的重量在使用身體。另外我們身體的不同部位也都有一定的重量,這種身體的重量、加上隱形的力、再加上地心引力,會使得側彎度數非常容易隨著時間而惡化,即使生長板閉合之後,也可能只是減緩了側彎惡化的速度。不過力就像是一把雙面刃,運用不當可以傷人、運用得當可以幫人,所以我們就必需要試著先去了解力。

 

既然我們知道人體受這三種力的影響非常的深遠,就可以從這三種力量去著手,使側彎的矯正治療變得更有效率。首先我們都知道地心引力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的,所以我們只能去改變另外兩種力,而剛剛說過這種隱形的力,就像是加在身上額外的重量,這種力絕對是可以透過我們的大腦去控制,自己去卸下的重量,而我們身體各個不同部位本身就有肌肉、骨骼、脂肪的重量,這些重量能被改變的不多,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修正患者的力量方向及強度,去減少某些部位原本的重量,以減輕加諸在脊椎的負擔。

 

所以透過這個原理,我們發展出了大腦學習訓練法(請參考脊椎側彎矯正之明日之星-大腦學習訓練法閻曉華說脊椎側彎第八章 大腦學習訓練側彎矯正法閻曉華說脊椎側彎第12 脊椎側彎矯正新觀念-大腦學習訓練法),讓大腦學習感受身體的力,尤其必需要先專注在修正不好的力量上面,患者才容易感受到好的方向的力量,而且只要沒有不好力量的影響,通常矯正脊椎側彎根本不需用過多的肌肉力量,脊椎就可以很容易的被帶往好的方向。

 

相反的,如果不先修正不好的力量,就先去用肌肉力量,強迫身體往好的方向去進行矯正動作,這樣就有點像是背了好幾公斤的重量去跑馬拉松,想要跑得快、又想跑得遠,其實最快最簡單的方式,應該是要先卸下重量之後再向前衝,而不是一直背負著重量去進行肌力訓練,然後再背著重量去跑步,這樣不但會讓肌肉、關節的負擔過大,容易產生傷害,而且也不見得能拿得到好成績。

 

一般側彎患者身上的那些不好的力量,不止會增加脊椎及軀幹的負擔,如果在這種有很多不好力量的情況之下,去進行各種不同的側彎矯正訓練,就像是揹負著砂包跑步一樣。而不好的力量和一般砂包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,砂包的重量不會隨著肌肉力量的增強而自己變更重,而不好的力量,很有可能會伴隨著矯正方向的力量變強,而跟著增強。這種現象非常容易出現在側彎矯正運動、或其他軀幹相關的肌力訓練當中,尤其是側彎患者本身的協調控制不好的人身上。

 

所以矯正脊椎側彎不應僅僅只專注在肌肉力量的強弱,因為在訓練大家認為較弱的肌肉當下,較強的肌肉也會被增強。因此在進行脊椎側彎運動治療時,不只是要把身體、軀幹帶到對的位置,實際上還要能夠同時帶動脊椎才行。而要動到身體軀幹相較於脊椎是比較容易的,只要用力就可以做到,但真正要動到脊椎,就不是單靠蠻力,這種硬碰硬的方式,更重要的是如何同時能將軀幹、脊椎一起引導到對的位置,如果要做到這樣,就不能只考慮到肌肉力量的強度,而是要同時考慮到力量的方向、肌肉用力的順序、肌肉放鬆的順序,最後才會考慮到力量的大小。

 

所以當我們在進行脊椎側彎矯正運動時,脊椎軀幹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,但更重要的是脊椎軀幹以外,看似沒有在活動的那些部位,而這些看似沒在活動的部位之所以重要,就是這些部位的力量,都有可能會成為脊椎軀幹動作的阻礙,所以要讓側彎治療變得更簡單且容易,就必需要先清除這些阻礙,才有機會看到側彎度數變穩定或大幅度進步的可能。

 

另外側彎患者的動作表現,及進行日常生活活動時的力量的組合,都是在大腦內部,對不同肢體部位的動作訊息整合後的結果,而要矯正脊椎側彎,就必需要大腦能學習並快速整合,我們所希望的力量組合出現,這樣才有辦法真正去維持矯正後的效果。所以治療脊椎側彎,並非真正在治療脊椎本身,這種類似電腦系統的周邊硬體設備,而是要朝向軟體的控制,也就是大腦的指令整合以及神經訊息的傳遞,讓患者能透過自己的動作控制,去矯正自己的脊椎側彎。

 

更詳細的影音說明請參考:

閻曉華說脊椎側彎第13 阻礙側彎矯正的最大勁敵- Part I

閻曉華說脊椎側彎第13 阻礙側彎矯正的最大勁敵- Part II

 

arrow
arrow

    reachbal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